
金融普惠是什么意思?數字時代的金融包容性—如何改變現狀?法央行第一副行長@數字資產研究院@龍白滔
文/Denis Beau 翻譯/龍白滔 導讀/龍白滔 導讀 金融普惠是什么意思? 本發言內容相對簡單和清晰,筆者無意針對發言內容做點評,但希望借“金融包容性(也稱普惠金融)”發揮一下。 “金融普惠”是一個被幾乎所有金融機構過于濫用的詞,用來...
這個問題聽上去似乎覺得有些滑稽,區塊鏈還需要監管么?
從理論上來說,區塊鏈壓根不存在「監管」這一說,它們本就應該是「無須經過審批,完全去中心化的一款工具。」
但是,區塊鏈并不僅僅是一個工具。它同樣還是一個軟件生態系統,一個集合了商家、公司、交易所、以及它們所衍生出來的各種下游公司所共同構成的虛擬世界。當然,這里面也包括了程序員社群,礦工以及用戶。
在如此紛繁復雜的生態系統中,人們圍繞著它如何健康發展,出現了無數的爭吵與辯論。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利益出發點和看問題的視角,而這一切的爭論都是要有結果的,否則,區塊鏈就無法在真實的世界真正站穩腳跟。
區塊鏈要發展,必然離不開各種戰略方向的制定,各種政策方針的出臺,而這一切,都勢必跟人有著直接的關系。
關于區塊鏈的發展,到底是由誰說了算?并且,一旦達成的共識之后,出臺的政策如何能夠在現實中推行應用起來?
它基本上就是絕大多數私人機構所實行的那種管理模式:集體選出來一些人,將信任投放在他們身上,這些被選出來的人形成一個小組,代表著這個集體(區塊鏈)的管理層和利益。
具體到區塊鏈監管的層面,這個小組的主要任務是修復 Bug 以及填補一些安全漏洞,增設一些新的功能,提升整個平臺對外擴張發展的能力。在公眾討論上面,代表著區塊鏈一方,并且不斷的在用戶、公司、礦工等各個方面進行利益的平衡與協調。
如果這么聽上去,給人的第一印象還是:「這不還是中心化了嘛」。其實不然,它的設計還是有著「將權利回歸到大眾層面」的特點的。
就比如說:如果足夠多的用戶不同意管理層的決定,他們完全可以發起一個「硬分叉」,創建一個平行的區塊鏈,正如我們在 Bitcoin Cash 和 Ethereum Classic 上面看到的那樣。
這種「分叉」所具備的威脅,起到了對核心管理層很好的威懾作用,以防止他們出臺非常糟糕的政策,威脅到整個區塊鏈平臺的發展。
目前,絕大多數的區塊鏈的管理都是采取一種如上面所說的這種軟性的管理模式。比特幣、以太幣、萊特幣、Monero、以及 ZCash 都是采取了類似的路徑。
鏈上管理(on-chain governnace)第二個管理模式,而它也逐漸備受人們的青睞。
線上管理完全排斥掉了線下管理模式中某些帶有明顯「中心化」的特點。
在線上管理模式中,區塊鏈的用戶直接對某些決議進行投票表決。最后投票的結果出來后,區塊鏈基于此結果,將自動地將結果實行。這一切進程都是發生在協議內的。
對于很多「區塊鏈 3.0」的項目,鏈上管理是這些項目的核心和靈魂,就比如說 Tezos,DFINITY 以及 Cosmos。其他的,比如 ox 和 Maker,都在計劃著逐步推行鏈上管理模式。
鏈上管理其實是某種非常極端的構想。
人類歷史中成立過無數的機構組織,而一旦牽扯到人的管理和決策,總是會出現各種令人扼腕嘆息的結果。鏈上管理就是想嘗試完全繞過人的作用,而將一個區塊鏈完全變成「自我管理」,「完全自動化」的民主機器。
就像是比特幣允許用戶在自己的錢上擁有完全的保管使用權,鏈上管理也允許用戶對他們的整個幣圈系統進行管理。它體現出來了歷史上「啟蒙運動」以及「法國大革命」的那種理想主義,理想主義聽上去永遠是那么的讓人熱血沸騰,那么的高大上。
但是,「線上管理」是充滿風險的,我甚至懷疑它將給我們帶來災難性的后果。而我在本文中所要亮出的結論就是:「區塊鏈不應該民主化」,這聽上去似乎有悖于常理,而接下來我就會給大家一一道來其中的原因。
文/Denis Beau 翻譯/龍白滔 導讀/龍白滔 導讀 金融普惠是什么意思? 本發言內容相對簡單和清晰,筆者無意針對發言內容做點評,但希望借“金融包容性(也稱普惠金融)”發揮一下。 “金融普惠”是一個被幾乎所有金融機構過于濫用的詞,用來...
原標題:法國央行第一副行長 | 數字世界中的歐洲金融主權 龍白滔導讀: 法國央行第一副行長Denis Beau討論了數字化熱潮中歐洲金融主權的問題。這里有兩個有趣的話題,什么是金融主權?為什么歐洲有這種擔憂? 數字化浪潮正在深刻地改變金融行...
Libra與DCEP(央行數字貨幣)的較量已經展開。 一邊,Libra團隊在全力加快開發進度,另一邊,中國央行數字貨幣(DCEP)也在進行閉環測試,并開始招兵買馬。 10月3日,Libra發布首個項目路線圖,主網將啟動,預計有100個合作伙...
本文為2017年的全國金融會議后作者江南憤青從另一個角度進行的解讀,隨著金融監管持續進行,政策密集出臺,金融風險高發多發態勢依然復雜峻。 作者: 江南憤青 近期校長(江南憤青)小紅圈新開圈子“金融的邏輯”,只要是風吹江南圈子的付費用戶都可以...
本文主要從金融穩定性角度對央行CBDC方案進行討論。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學術討論目的,僅反應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任何官方的態度或工作情況。 2019年8月10日,央行結算司副司長穆長春介紹了央行法定數字貨幣實踐DC/EP(本文中不引起歧義的...
做區塊鏈的人對幣即愛又怕。膽大的,直接愛了;膽小的,則一直在觀望,等待時機。無論膽子如何,其實最關鍵的是需要拿起法律的放大鏡,看看代幣究竟是個什么東西?了解它,才能征服它。 敢愛敢恨,還是謹小慎微,這個選擇題要做好。 代幣的法律屬性在中國法...
北京師范大學經濟學博士 趙鷂 J.P.Morgan為何發幣 在理解J.P.Morgan發幣(穩定幣)前得理解什么是清算。國外分為支付、清算、結算三種,但是在我國都統稱為清算或者清結算。 在清算和結算之前有個過程叫交易,指的是信息的支付指令的...
首先,凍結主要分為兩個類型,銀行凍結和司法凍結。 第一種,銀行凍結。 銀行凍結主要有: 某些國家和地區的銀行,不允許銀行賬戶參與數字資產交易(例如由于轉賬時備注了BTC、ETH、USDT等,導致銀行的風控系統監測到),所以當出現賬戶涉及數字...
前言:最近的加密市場大新聞就是摩根大通在2月14日宣布,將自主發行一個錨定美元的數字資產穩定幣JPM Coin,這個舉措一石驚起驚天浪,一直以來,JP Morgan及其老大Jamie Dimon是反比特幣的大旗手,然而,時隔近日,不難看出,...
如何實現整體經濟效益和社會福利的最大化,是法定數字貨幣研發的核心命題。理論分析表明,在支付方面,央行數字貨幣為銀行間支付清算創造了一種新的模式,可優化零售端傳統法定貨幣的支付功能; 若與其他更廣泛的金融基礎設施有效融合,央行數字貨幣還有助于...
2019年2月14日,美國財經媒體CNBC發布了摩根大通銀行即將推出自己的數字貨幣“JPM Coin“(JPMC)的信息,隨后,摩根大通銀行在自己的官網上發布相關公告,通過13個問題的問答方式解釋了JPMC的基本定位、工作原理和推行計劃等。...
前兩天被網信辦的《區塊鏈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刷了屏,很多人都在討論這樣的監管到底是否合理,或者應該如何操作。 我在之前的《500年金融變局!你能想象人人發資產的世界嗎?》中也提到了行業需要監管,并且最好的方式就是技術型監管。總有些人給我反復扣...
今天,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審議和通過了《區塊鏈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將于2019年2月15日起施行。那么,它將對中國以致世界的區塊鏈行業的發展帶來什么樣的影響呢? 技術鼓勵做,其它的可以歇歇了! 2B鼓勵做,2C就看著辦吧! 公鏈不好玩了,聯...
一幣還是雙幣,這是一個問題 2017 年 7 月,在多輪聽證「通證發行事件」后,美國政府提出由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進行通證市場監管。 不過,SEC 也沒有過監管通證市場的經驗,于是便借用美國現行證券法,對可能適合證券監管的通證納入到...
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指導,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主辦的“邁向新時代的經濟體制改革研討會暨第十六屆中國改革論壇”于2018年11月25日在北京舉行,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社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教授江小涓出席...
相比于剛進入加密貨幣這個行業時,你認為業界都發生了哪些變化? Antonopoulos:很多事情都發生了變化。我該從哪里談起呢? 回到2012年,當我第一次走進加密貨幣這個行業時,我注意到這樣一個社區,它非常得小,但卻非常團結,非常專注。社...
與數字資產密切相關的是現在爭論非常大的網絡數字幣,當然后面也會連著區塊鏈這些技術。從比特幣出現后網絡數字幣逐步得到大家的認知,同時引起很大的爭議。 一種觀點認為,像比特幣這樣的去中心化的網絡加密數字幣,顛覆了傳統由政府主控的法定貨幣體系,同...
回顧歷史:比特幣發展應選擇擴容 吳忌寒自2011年開始加入比特幣社區,并接觸到區塊鏈技術,2013年與詹克團一同創立比特大陸。 發展至今,比特大陸在區塊鏈技術中一個非常古老、也非常底層的工作機制證明的領域已占據世界領先的位置,整個公司的發展...
證券類代幣的本質特征 行業內很多人沒有把證券類代幣的本質特征想清楚,證券類代幣的本質是證券,代幣只是一個修飾詞。 證券類代幣需要連接現實世界的資產或業務,這也是證券型代幣和實用型代幣之間最本質的區別。 現在主流的Token(例如ETH、QT...
STO到底是什么? 區塊鏈監管上如何設計? 技術上如何改革? 以下是歐洲通曹寅在嗶嗶大咖秀中對于歐洲STO的解讀內容。 如何定義STO? 目前STO有兩個內涵,一個是證券的通證化,其次是數字資產的證券化。 證券的通證化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金融...
前言:關于Security Token證券通證在最近開始火起來了,越來越多的加密經濟的機構投資者開始關注Security Token,更有人聲稱Security Token是金融科技Fintech的第三波浪潮,我們確實看到了從華爾街到Cry...
從去年的七部委聯合發布“九四公告”,到今年8月24日五部委聯合發布“風險提示”,監管逐步收嚴,區塊鏈從業者對于政策應該如何把握,核財經APP專訪肖颯律師,解析區塊鏈行業法律問題。 肖颯認為,無論是“九四公告”還是“風險提示”,既不屬于行政法...
WIT是一項基于ERC20的區塊鏈應用,是在審計機構的參與下,以離岸人民幣作為結算標準,對客戶的資金或超額質押的優質數字資產,按照相應的流程發出的電子憑證。 9月18日,中信國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國際資產”)與銀河數字資產管理...
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區塊鏈專業委員發布消息:2018年8月5日正式宣布成立——區塊鏈改革全國行動委員會; 方式為:重點試驗區,重點實驗室,發展基金會,為區塊鏈賦能實體經濟下重拳! 8月4日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區塊鏈專業委員會便發布了:區塊鏈改革,以...
在鏈圈和幣圈,李笑來是一位不得不提的大名人。 作為幣圈的風云人物,他的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在4月9日中國杭州區塊鏈產業園啟動儀式上,李笑來發表演講,他認為區塊鏈將吞噬整個世界。 在當天成立的“雄岸全球區塊鏈100億創新基金”中,他還擔任了該...
在區塊鏈上,沒有人知道你的真實身份 民主機制之所以能夠有效的一個前提是:「一人,一票」。 但是區塊鏈是完全匿名的。你的身份是由加密密鑰所代表著,這也就意味著: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創建一組全新的密鑰,來創建一個全新的身份。 這就給我們帶來了一個非...
什么是鏈上治理? 鏈上治理協議使參與方可以決定區塊鏈本身的發展方向。 這里的參與方包括持有者,開發者,礦工等。鏈上治理與鏈下治理的區別在于,前者是默認選擇性加入(opt-in)的,而后者默認是選擇性退出(opt-out)的。 在鏈上治理協議...
Token和ICO作為區塊鏈帶動的熱潮,各國沒有任何先例可以遵循。監管機構和政府對ICO往往滿腹狐疑,認為這些投資機會是帶有危險的騙局,因此需要進行監管和保障投資者利益。事實上,各國對整個加密貨幣空間意見分歧,監管方式難免分裂。 全球各國對...
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國家鼓勵區塊鏈的技術發展和應用創新,尤其是結合到各個行業的應用。 區塊鏈的不可預支價值體系保障了區塊承載權益的“真實性”,保障了不可信雙方間進行金融權益交易的安全性。 因此可以用于資金交易、債券交易、網絡借貸等商業模式,...
數字代幣分為了三類:支付類數字代幣、實用類數字代幣、以及資產類數字代幣。 要逐個分析ICO的情況。 目前還沒有針對ICO的監管文件。 在評估ICO時,FINMA會聚焦于代幣(tokens)的經濟功能和目的。 針對洗錢和證券的監管政策最適合I...